惜刀者言(謹以此文,獻給我的知音、各位惜刀之人。)
http://baji-hk.org/dp/kungfu/kungfu-01.htm
091031
壹、中國刀史
刀,是中國自古以來一項重要的兵器。漢.劉熙《釋名‧釋兵》云:「刀,到也,以斬伐到其所乃擊之。」
根據考古學者對出土石器的測定,確認在原始社會的舊石器時期,人類已經開始製作及使用石刀。
如果透過出土文物來考證,目前已發現夏代的青銅刀具。時至商代,青銅冶煉技術已達到相當純熟的程度,並已開始掌握青銅合金的特點和性質,能按照比例來調製銅錫合金的刀具。這些刀具除了日常生活使用外,更能用於狩獵及戰鬥。此時期的刀具長度約二十公分,可隨身佩帶用於自衛,或綁在木柄上用於戰爭中。
西周至春秋戰國期間,由於戰爭頻繁,刀具的式樣亦較前期大大增多。同時,由於對冶煉銅、錫合金的比例進一步掌握,鑄造技術更趨精湛。另一方面,隨著冶鐵技術發展,開始出現了鐵刀。鐵刀的面世,無疑是製刀技術史的一次重大突破。
直至漢代,刀才逐漸取代劍,成為戰場上的主要武器。原因是漢代軍隊大量運用騎兵,而騎兵在戰場殺敵時,恐防兵器因插入敵人體內後難而拔出,所以只靠揮臂劈砍,而很少向前推刺。同時,由於格鬥技巧亦日漸進步,使戰士對兵器的格擋性能越來越重視。就當時而言,只有刀才能滿足這兩點。
漢代較流行的刀種,是一種用於劈砍的短柄長刀。此刀一側為鋒利的刃口,另一側為厚實的刀脊,直脊直刃,刀柄和刀身之間沒有明顯的分界線。刀柄首端有扁圓形的環,所以常稱之為「環柄刀」或「環首刀」。
三國時代開啟了長期而且頻繁的戰爭,而刀仍是當時的主要兵器。直到兩晉南北朝時代,冶煉技術不斷提高,出現了用生鐵與熟鐵合煉而成的橫法鋼、灌鋼等。到了唐代,逐漸由環首刀改為無環的裝柄刀,而且在軍事應用上已淘汰了劍。據李簽的《神機制敵太白陰經.器械篇》得知,當時一支一萬二千五百人的軍隊中,八成裝備「佩刀」,佔一萬口;兩成裝備「陌刀」,佔二千五百口;也就是平均每人裝備一把刀。
唐代的刀,分為儀刀、鄣刀、橫刀和陌刀。儀刀是禁衛軍所用的兵器,在晉代稱為禦刀,後魏稱為長刀,至隋代才定名為儀刀。鄣刀,即障身刀,是一般官吏佩帶的武器。橫刀為兵士所佩,刀名起於隋代,當時又稱佩刀。陌刀屬長刀類,步兵所持。
宋、元時期,刀的形狀有了改進,即從狹直方頭,改成前銳後斜,而且加上護手。而在元代以後,長柄刀在軍隊中逐漸少用。明代雖還有偃月刀和鉤鐮刀等長柄刀,但偃月刀只是「以之操之示雄,實不可施於陣地」,即作為教練用刀;而用於作戰的,實則只有鉤鐮刀一種。
至於短柄刀,明代多仿日本刀式,製成雙手握柄的長刀,除用以砍殺敵人外,更容易削斷對方所持長兵器的柄。戚繼光《紀效新書》說:「長刀,自倭犯中國始有之。倭善躍,一進足則丈餘,刀長五尺,則丈五尺矣。我兵短器難接;長器不捷,身多兩斷。」
另一方面,明代稱單手使用的短柄刀為腰刀。正如戚繼光《紀效新書》中所說,腰刀因「刀短不可入陣,惟馬上可用之。」如果是步兵所用,則不得不變,故一般會配以藤牌合用。
自明代開始,火器雖然已成為軍備之下;然而技術及訓練俱未成熟,依然未能動搖冷兵器的地位。加上滿人入關,以尚武為立國之基,故清代刀制,較前各代繁雜而豐富。除軍中流行的刀式外,在反清陣營及民間中也流行著各類刀,並湧現了不少善使刀的人士。然而在經歷過西方船堅炮利後,中國的冷兵器終於被西方火器所淘汰,而刀的發展亦告一段落。
貳、基本操刀:
刀子的功能,就是「切」和「割」而已。「砍」是斧頭的工作,「刺」是直兵的工作,而「剁」則是菜刀的工作。「曲兵」要傷人,最有效還是「切」和「割」。
「切」,就是利用順勢的力量,使刀刃一面拖,力量一面壓,直到能把東西一刀兩斷。
而「割」,就是利用刃口拉割,傷外表而不深入,不會卡在目標物中,力量也不需要那麼多。
以下僅闡述,要有效進行切割,握刀和運刀的重點所在:
一)握刀:
1)刀把對正虎口,太陰丘(掌根下部)壓住把背。
2)拇指壓在食指、中指上。
3)食指至尾指四指緊貼,勿鬆散分開。
二)運刀:
1)斬時出刀須拋出,順勢放盡,然後才收回。
2)用刃時,刀路平刃而行,切忌變成刀面拍擊。
3)出刀後,虎口向下壓刀,千萬不要往上扣腕,要讓刀放得遠。
如此,力量會較容易產生,而技巧也較容易控制。剩下的就要多復習和揣摩,練成人刀一體,才堪稱懂刀。
參、刀法概念:
一)招式的意義:
所謂招式,是把前人的實際經驗,經過歸納及分析,而整理出的標準動作。這一個動作範本,是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自行調整,以達到最理想的戰鬥效果,而不違悖人體運動原理。一個具有明確名稱的招式,可使在表達及教學時,達到最清楚的效果。但必須注意一點:名稱是約定俗成之物,各家用語不一,若非對各家招式了然於胸,單單望文生意的話,會很容易產生誤會。
二)招式的構成:
要使出一個招式動作,主要經過這三個過程:確定使用方位,要使用兵器的哪一個部位,及操作兵器的技法。
1)確定使用方位,先要決定怎樣去格擋對方的攻擊,或是要攻擊對方的那一個部位。如將人體正面套進一個「井」字框架裡,即可分為九個部位:正上(頭部)、正中(胸腹)、正下(下陰)、左側、右側(兩臂腰肋)、左上、右上(兩側肩脖)、左下、右下(兩腿)。而將九個方位連結為一後,猶如將敵人包在自己的圓形刀網中,無論任何角度皆可攻入。
2)要使用兵器的哪一個部位,就須了解兵器各部位的特性。一柄刀的刀身,主要分為四個部位:刀鋒、刀刃、刀面、刀背。刀鋒主刺(用鋒插入)割(用鋒劃開),刀刃主砍(用刃撞入)斬(用刃拖開),刀面主攔(順勢將敵人兵器帶開)擋(用刀面平均承受敵人兵器的力量),刀背為刀之脊柱,也可用作弸(用背撞打)挑(用背勾開)。熟悉刀身各部位的特性,便能因應情況,發揮出兵器的最佳效果。
3)操作兵器的技法,完全在於使刀者對身體的操控。技法可千變萬化,說之不盡的。然而,亦可大略地分為「推之」和「勾之」兩種。推之,使的是直力;勾之,使的是橫力。其用在腕、在臂、在身、在足,效果自有不同。若能在各部份再組合變化,便能讓對方感到深不可測了。
肆、刀制流變
如果根據刀式來分類,其實刀只有兩種:單手刀(短柄)和雙手刀(長柄)。單手刀勝在輕便,而雙手刀勝在力大。
雙手刀制式的變化,其實只在柄的長短、刀身與刀柄的比例上作調整,實質分別並不大。相對而言,單手刀因只用一隻手持刀,破壞力遠不及雙手刀大,然而還有一隻手可作用,所以其可發揮的空間更大。
在一般的單刀技法手,空出的左手多數會捉拿敵人的肢體,達到壓制的目的。而在戰場上一片混亂,已經應接不暇,所以難有左手捉拿的機會。故此只配一把腰刀者,除騎兵外,便是弓手、弩手或鳥銃手等,以作近身自衛之用。戚繼光在《練兵實紀》中有云:「箭手另給腰刀,銃手特給長刀」,由此可知。
正如《紀效新書》所言:「無牌,刀短不可入陣,惟馬上可用之。」所以一般使用單手刀的士兵,另一手可執藤牌以增加防禦能力,為「出入陣中,進退便利,且衛且殺,南北通用之利器也。」
然而另一手,也可選擇不執牌而執刀,成雙刀的姿態。雙刀勝在可左可右,出其不意,極盡變化之能事。而且兩刀除可攻擊外,也可用來招架,比藤牌更勝一籌;當然,技巧比任何刀法都更難運用自如了。
伍、惜刀者跋
從《紀效新書》中,戚少保第一次將中國的刀,和日本的刀作比較。那是由於倭寇擾邊,短兵相接後因實際需要而作的比較。而其結論為「及短刀相接,刀法迥不如倭,此所謂以不能而鬥能也」。
而後,從程沖斗的《單刀法選》,而至於吳修齡的《單刀圖說》,均一再談到日本之刀。誠如吳修齡所言,峨嵋槍、少林棍及日本刀,皆當時名器而在國內流傳。所以這日本之刀,算是在中國生根了。
不過,日本和中國始終具有不一樣的文化。日本是一個武士社會,在日常生活中,武士的刀是不離身的。在這種文化之下,必然培養出「拔刀術」這門技藝。而在中國近代,民間裡根本是禁止攜帶武器出門的,所以要用刀子,必然是先拔好在手,才會出去砍殺;若是情急之下,連刀都來不及拔,還可以拿板櫈來抵擋。這種文化之下,「拔刀術」並沒有必要開發出來。同樣是日本制式的刀子,大同始終存有小異。所以嚴格來說,「苗刀」不同於「倭刀」,仍有其道理存在。
由此可知,縱然器械類同,但因文化差異,必然會各自發展。而我們在學習的過程裡,一開始當然是一師而成,一藝而精;但卻不能排斥異端。異端如能卓然成家,自有其特色,始終是本於一源,算是不同層面。學者唯有見多識廣,方能辨優劣,識高低。
如果你看到這裡了,證明你對我的心得有用心翫味,真可謂是我的知音。無論如何,願你我為這門技藝共出一分力,共勉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