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海苗刀話源

http://www.21wulin.com/wulin/wuxue/fayuan/3432.html

擷取:081210

繁體譯文

靜海苗刀話源/孫金明

來源: 作者:孫金明 發布時間:2008-10-10 雙擊鼠標滾 字體:[ ]

最近,介紹苗刀這一中華武林奇葩的文章在各種武術刊物中陸續刊登。弘揚中華武術文化,見仁見智,各抒己見,本無可厚非。而借褒揚苗刀,為其披上神秘面紗的同時,趁機將中華武術這一寶貴文化遺産據為已有卻實屬不該。

  苗刀這一近代流傳的稀有兵器,其淵源可追溯到明朝時的倭刀。由人民出版社出版、馬明達先生校注的明朝戚繼光所著《紀效新書》附錄“李承勳刊本《紀效新書》卷四短器長用解”中,有如下記述:“長刀,自倭犯中國始有之。彼以此跳舞內光而前,我兵已奪氣矣。倭喜躍,一進足則丈餘,(加之)刀長五尺,則丈五尺矣。我兵短器難接,長器不捷,遭之者身多兩斷。緣器利而雙手使用,力重故也。”明將何良臣在《陣紀》中談到倭刀時也說:“日本刀不過三兩下,往往人不能禦,則用刀之巧可知矣。”明將程宗猷在《耕餘剩技•單刀法選》中更是盛贊日本刀器“鍛煉精堅,制度輕利,非他方之刀可並。”由于其“雙手用一刀也,左右跳躍,奇詐詭秘,人莫能測,故長槍每常敗于刀”。

  由于日本刀鑄造精良,刀長器利,雙手握刀,擊法簡捷、實用,在明朝中葉的倭寇進犯中國沿海的作戰中,屢屢得手,使明朝抗倭將士遭受慘重損失。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明朝的抗倭將領們紛紛仿效日本之刀制,改制刀式,習其刀法。戚繼光根據在辛酉年陣上所得倭夷原本《太刀習法》,並吸收了中國傳統刀法、槍法和棍法的技擊精華,獨創十五式刀法,訓練士卒。掌握了利器的戚家軍在以後的平倭作戰中,所向披靡,使敵聞風喪膽,不敢再犯。

  說苗刀源于明朝中葉時倭寇侵犯中國時所用的倭刀,可從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的一把“戚繼光軍刀”得到證明。這把軍刀仿日本刀式所制,但其刀身狹長,略彎曲,刀把加長,可一手握刀,一手輔助用力,便于發揮撩、抹、斬、刺的直刀攻效,已初步具備了近代苗刀的雛形。在《附錄李承勳刊本<紀效新書>短器長用解》中有長刀的刀制:“刃長五尺,後有銅護刃一尺,柄長一尺五寸,共長六尺五寸,重二斤八兩。”說明改制後的戚家軍刀要長于倭刀。程宗猷的《單刀法選》中也對當時用刀有具體描述:“今以倭刀為式,刀長三尺八寸,靶()一尺二寸,則長有五尺。”這種記述與靜海所傳的近代苗刀在尺寸上基本吻合,只是觀《單刀法選》圖例中略有彎曲的刀形與通體狹長而直的近代苗刀還有著本質的區別。

  認為苗刀之源可追溯到唐朝的陌刀或西漢時期的“環柄長刀”,雖將苗刀的歷史向前推得更遠,但因缺乏形制與習法演變的直接材料佐證,未免有牽強附會之嫌。

  真正有“苗刀”稱謂的時間應是清朝末年。根據《靜海史話》、《靜海文史資料》等的考證和靜海太祖門傳人代代相傳的說法,近代苗刀源出于桑園(今河北省東光縣)的謝家。

  清末民初,靜海縣獨流鎮出了兩位著名的武術家,他們就是以技擊馳名京、津、保地區的太祖、通背名師任向榮和劉玉春。光緒年間,任、劉二位師兄弟結伴外出,以武會友,結識了桑園的武術名家謝玉堂,雙方悅服,願交朋友。在謝玉堂的家中,二人見兵器架上有一種兵器竟不認得,謝玉堂告知是謝家秘傳的苗刀。二人對這種稀有兵器愛不釋手,表示願學謝家苗刀,而謝玉堂對獨流太祖通背拳的技擊性強也早有耳聞,順勢提出用苗刀技法換太祖門拳法的要求。于是雙方焚香盟誓,各不保守,互相傳教。自此,任、劉學會了苗刀刀法八趟。後來任向榮花六十塊銀元請蚌埠高手鍛造了一把苗刀,配上鲨魚皮鞘,帶回獨流,與劉玉春逐日演練,反複斟酌,演化成苗刀前後各八趟(亦即兩套苗刀)。太祖拳換苗刀,成為一段武林佳話,流傳至今。從這個傳說中可以知道,謝家當時已稱這種秘傳的兵器為苗刀,並且只有苗刀刀法八趟。謝家把苗刀傳與任、劉以後便秘而不傳,以至後來謝家武藝失傳,遂使謝家苗刀源出何處,成為難解之謎,從此任、劉苗刀便成了全國的武林絕活。

  任向榮的這把苗刀,按照謝家所傳苗刀的刀形和尺寸打造,整刀全長四尺五寸八分,刀把長一尺二寸,刀身長三尺三寸八分,刀苗身窄背厚,通體狹長平直,僅尖端六寸長的部分略上翹,並兩面開刃,便于擊刺。刀背的根部厚約四毫米,刀身的根部有雲子紋印樣。刀柄的頭部有黃銅制成的刀纂,刀柄與刀身之間的橢圓形護手盤用黃銅制成。苗刀刀法除具有其他刀法的共同特點,如劈、砍、挂、撩、點、刺、削、戳外,更集刀、槍、劍、棍之所長于一身,可一械多用。在其樸實的技法中對身形的配合要求較高,演練起來要刀身相随,進退自如,既體現其雄健有力,又體現其奇妙、敏捷。故此前輩們為區別和其他雙手用刀的混淆,根據其刀苗細長的特點,將其命名為苗刀,成為不可多得的秘傳獨門兵器。

  有人認為,為此器械起“苗刀”之名稱者,“十有八九是一位‘淺人’,是民國年間文化低下的江湖拳師之類,”要為其正名為“雙手刀”,究竟苗刀和“雙手刀”哪個更為直白和淺顯,歷史自會作出最公正的評判。

  1920年前後,直系軍閥、直隸督軍曹锟慕名派屬下劉幹臣(靜海人)到獨流聘任向榮、劉玉春去保定督軍署任武術營教習。在此期間,任將苗刀傳于滄州

劈挂拳傳人郭長生等。192310月,曹锟賄選總統後,任向榮、劉玉春等作為護衛随其進京。192410月,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將曹锟趕下台後,任、劉二位師兄弟返回獨流故里,各操舊業並傳授武藝。在長期、反複的演練過程中,任向榮悟出了苗刀的真谛和奧妙,並根據自己的體會,將前八趟和後八趟苗刀的精妙技法進行删繁就簡,汲取其他兵器之所長,最後定形為十二趟苗刀。這十二趟苗刀既可連起來演練、表演,也可把每一趟刀法進行單獨反複的演練,突出其實用價值。十二趟刀法中包括削、砍、粘、刺、撩、抹、點、斬、掃、紮、剁、鑽等刀法,可以說達到了苗刀技法的頂峰。

  任向榮授徒眾多,靜海鎮桂馨齋糕點店“大掌櫃”劉樹年為其得意弟子,得其真傳。從1926年至1937年歷時10年,義務開辦靜海國術館,不惜典當了糕點鋪和八十畝良田,但最終因武術館經費沒有著落,只得停辦。但他一生恪守武德,傳襲弟子,使太祖武藝和苗刀繼續流傳,為弘揚中華武術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其弟子孫靜順,人稱“孫四”,承其衣缽,教出了著名弟子林慧增、趙玉中、孫國運、孫運增及孫子孫金生、孫金明等高徒,林慧增傳其子林慶彬。如今,孫金明、林慶彬等亦都收徒傳藝,從任向榮算起,靜海的太祖拳和苗刀已傳至第六代。雖歷經六代,而任向榮所傳的十二趟刀法,卻始終保持著傳統,無人改變。如今第五代的傳人們功純藝精、刀法娴熟,他們多次在天津市的武術比賽及“惠香杯”中、日、韓太極拳邀請賽等重大活動中表演苗刀,受到行家和觀眾的好評。

  樸實無華的靜海苗刀,源于河北,屬于世界,願其永葆傳統,發揚光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hnnywu33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